第7小说

第7小说>晚明海枭 > 第232章 仁王之子(第2页)

第232章 仁王之子(第2页)

却听欧左吉笑道:“二哥勿忧,我只睡清倌人,惹不了花柳病。”

“既是如此,若是大师有暇,不如明日就与晚辈一道去京都走一遭?”

“贫僧能有什么事,一切都依檀越之命……”

“那长谷川藤正呢?现任何职?”林海连忙问道,他两年前可是给此人送了一对长白山老参,外加两斗东珠和四张虎皮。

“好吧……”林海一阵羡慕,少年人还是有优势啊,他对清倌人就没啥兴趣,技术娴熟的又怕整出事来。

张敬泉从奉行所回来后,林海向其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接着道:“空寂大师,可否替晚辈引荐一下金地院崇传?”

林海这才知道长崎奉行换人了,而且新上任的这人还有朝廷官位,听起来似乎比之前的长谷川藤正还牛逼一些。不过,张敬泉这老和尚总算是不再在庙里装死了,他在长崎奉行所作客对林海来说是个好消息。

林海这天晚上终究还是没跟欧左吉去游女屋鬼混,第二天一早他换乘欧左吉的倭船,与张敬泉一道去往京都。主要是老和尚年纪大了,还是要换个舒适点的豪华座驾才行。

结果这次整整花了六天时间才抵达濑户内海的大阪湾,这一路水程也有小两千里,而且是近岸航行不敢跑得太快。

大阪到京都还有一百多里陆路,林海又在牛车上晃悠了三天。这年代倭国还没有马车,主要是马匹稀少,而且身形矮小,拉车较为费劲。

不过这倒是给了林海充足的时间欣赏大阪和京都的风土人情,这是江户时代所谓的三都之其二,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这年代的大阪约有三十万人口,京都则超过五十万。放眼17世纪初的全球,人口比这更多的城市都不算多,仅此就可窥见倭国人口体量之一斑。

若是西班牙帝国不算海外殖民地的话,倭国的人口大概是这年代的全球第四,大明和莫卧儿帝国加起来占了全球人口总量的一半,除此之外第三名的奥斯曼土耳其也只是略微超过倭国一点而已。

大阪是倭国的商业中心,给林海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杂乱无章的超大集市,街上行人服色各异,一看就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鳞次栉比的店铺之中,卖各类食品的占比最多,无怪乎大阪在倭国有“天下厨房”的称谓。

京都却是另一种画风,这是一座以隋唐长安城为模板设计的都城,四处都是方方正正的,城中有很多寺庙、神社和宫殿类建筑。

京都的店铺自然也不少,但几乎全是卖一些精致的玩意,比如折扇、乐器、雕刻、绘画、吴服之类,这里始终是倭国的手工业中心。毕竟倭国的公卿如今也只剩下逼格了,必须把这唯一的优势给发挥得淋漓尽致。

林海随张敬泉一路来到金地院,这里就是以心崇传的居所。二代将军在七年前修建了这座寺庙,表面上是让崇传去京都掌管佛教事务,实际等于把他赶出了权力中心。

毕竟倭国是幕府说了算,而幕府在江户不在京都。不过以心崇传这个不甘寂寞的僧人又借紫衣事件重新赢得了大御所的欢心,尽管他现在还没有回到江户,但他所在的这座禅寺已经是门庭若市了。

金地院的知客僧对张敬泉十分恭敬,很显然是认识他。知客僧告诉张敬泉以心崇传正在会客,接着便带林海二人到禅房中去歇息等待。

在这里,林海看到前面还有一个人在等着崇传接见。此人一头红发,眼珠子绿汪汪的,但却偏偏留着月代头,身着武士服,腰间插着打刀和肋差。

林海认出这就是他在长崎见过的三浦按针二代目,英国名字他记得是叫约瑟夫,于是上前用日语打了个招呼:“好久不见啊,三浦君。”

“林桑,真是好久不见,你怎么在这里?”约瑟夫也一眼就认出了林海,毕竟两年前长崎悟真寺的那场展销会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了。

他赶紧上前向林海鞠躬,接着又向张敬泉行礼问好,一身缁衣的张敬泉也含笑回礼。

“伱会说英语吗?约瑟夫。”林海想起从苏鸣岗那里听到的关于EIC要图谋巴达维亚的传闻,于是换上英文和这位英裔武士交谈。

“林先生,你竟然会说英语?”约瑟夫大感震惊,自从英国平户商馆关门大吉后,他已经很少有机会跟人用英语交谈了,除了他那尚未嫁人的妹妹之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