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妻财临勾陈是什么意思 > 第43章(第1页)

第43章(第1页)

“你帮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对方也不是善茬,真要对战起来,己方免不了有些死伤。

“但也引发另一个问题。”她苦笑。

萧景峰吻着她艳浑的唇,心中有着满足。“迟早一战,避免不了,陈戎将军已请求粮草支援。”

“所以你要走了?”她捉住他的手,很舍不得。

“……嗯!”他艰难的一应。

“我等你回来。”她语带酸通。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他噙着泪,笑看映着他身影的双瞳。“我会回来的,等我。”

“好,等你。”她唯一能做的事是等待。

三个月后,一切准备妥当,大军开拔。

那时是阳春三月,桃花盛开,蝶儿飞舞,蜜蜂采蜜。

李景儿没再上山了,但她仍念念不忘石屋前那口涌泉,萧景峰以操练之名带了一千兄弟去捕猎,他让每个人都提了一桶水下山,倒入院子前挖开的小池塘里,又猎了不少山禽野兽换银子,给家里留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家用。

不习惯闲着的李景儿用那笔银子买了十亩河沙地,雇人整理一番后她养鱼、养虾、养螃蟹,又种上莲藕,等鱼虾大了就放鸭,小鸭们成群结队在水上游来游去,给藕田施肥。

秋天一到是丰收的季节,她收藕、卖鱼、卖虾、卖螃蟹大赚了一笔,鸭子长大了不卖,她开了冬季烤鸭店,只在冬天才卖。

肉质肥美的烤鸭大受欢迎,她又想到兔子。

萧景峰打仗打了两年多,回来的时候他家多了个会走会跑的胖小子,而李景儿成了兔毛供应商和兔肉批发商。

十二年之后

“李解元,你为何不去考状元,以你的资质定能三元及第,受到皇上青睐,日后高官厚禄少不了。”

皎若明月、灼灼其华的朗目少年温文有礼的一拱手,笑说:“我娘说考功名是为了什么,一是中进士,要嘛入翰林,将来一路斗心计的坐上首辅之位,否则外任地方县官,运气好呢去富地,运气差只能挑贫县,这边待三年,那边待三年,混个经历等升官,运气好做□京官再跟人一路斗心计的往高位爬。”

“有什么不对?”读书人不都是这样,先金榜题名再入朝为官,从小官做起再一步一步往上升。

“是没什么不好,但我娘说太浪费时间了,人生苦短,有太多的事可以做,为什么要白费在求取功名上呢?我不考状元也能为朝廷做事,无官职在身乐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人约束。”当官的要被更大的官管,大官归皇上管。

“不懂。”他说得太深奥了。

“不懂我来解释让你懂,我娘有储粮的好习惯,储一年够本朝三分之一的百姓吃一年,储两年三分之二的百姓吃到饱,储三年粮食,大家都不挨饿……”

“所以呢?”还是没听到重点。

“七年前,温州大旱灾,皇上急得跳脚,勒令各州官员集粮救灾,可那几年收成都不好,不少官员因此获罪降职,还有官收了粮不救灾而被满门抄斩,我娘就拿出十分之一的粮食救灾,解了温州大旱,后来温州百姓为我娘设了长生祠,称圣水娘娘,皇上更亲笔写下‘仁善之家’的牌匾赐予我家,我娘那时多风光,连一品大官也比不上。”

不当官比当官的还神气,那当官做什么,一年赚的银子还没他娘打支簪子多,钱少事多离家远,穷乡多刁民。

李解元对其母的孺慕之情甚深,打小在母亲的糊弄中长大,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还是对他娘说的话深信无疑。

自己当头家,不用看人脸色,这是他娘常挂在嘴边的话。

其实李解元的娘对本朝官僚制度不太有信心,做得好是应该,做不好去砍头,还采连坐法,所以她非常不喜欢家里有人当官,责任太过重大,人当知足常乐。

可是她又不想缴赋税,想多储点粮,宁可捐粮给穷舌百姓也不愿养朝廷米虫,有善名为什么自己不搏,要便宜了只出一张嘴,啥事都不做的朝中官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