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无回之城剧本杀剧透 > 第二十五章泠月战双钩(第1页)

第二十五章泠月战双钩(第1页)

“好!”口中大喝一声,一个精瘦大汉立上台来。只见他年约三十七八,面目阴鸷,行止间更带着一丝狠意。他手握一双虎头双钩,此时站上台来,其意不言自明。他面上肌肉都带着一丝凶狠,却大笑着对宁之恒说:“久闻日月双刀威名,却一直无缘得见。今日有幸,能见到双刀之一的曜日刀,若不能切磋一番,未免太过遗憾。”

此时台下一人也飞身上台,站在宁之恒身前道:“兄长有伤,由我泠月刀代战。”

“好!”那精瘦大汉大笑,“能同时得见日月双刀,是我钱某之幸。”

那泠月刀并不与他客套,只回头对宁之恒说:“兄长先去包扎。”

宁之恒下得台来,众人方才看清,他右手衣袖有大片血迹,且尚未止住,新血犹出。想来是他不顾手臂之伤,强行运转,致使伤口一再崩裂,血流不止。

“真是一场好戏。”郝世赭声音不大不小,堪堪够众人听见,“这月刀许之升,小小年纪,敢对阵双虎门门主钱老大,真是自不量力。只怕日月双刀齐出,也未必能让钱老大皱一皱眉头。”

“宁之恒许之升?”归无处脑中忽然想起一句,喃喃自语,“‘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这两人,倒似天生的兄弟。”

这句话出自《诗经》。一旁湛其桐听到,以为他回忆起了什么,忙问他想起多少。

“不过是脑中忽然想起这句诗罢了,并未想起其他。”归无处此话却是半真半假,他脑中不但想起这首诗,也想起读诗时,那垂在身侧长长的流苏髻,随风微拂,搅乱了读诗人的心绪。

湛其桐瘪瘪嘴,将目光转回比武台。

此时钱老大与许之升方交手数招,几次险象怀生,二人都堪堪避了过去。

这许之升右手单持泠月刀,左手背在身后,进退不缓不急,出招似轻若重,整个人便如他手上这把刀,清清冷冷。

此时薄暮冥冥,漫天轻灰色乌云正逐渐转为深黑。惟夕阳落山之处,金、乌二色杂抹于天尽头。夕阳西下,月亮却尚未升起。偌大苍穹,此刻正被乌云主宰。

而许之升手上那柄泠月刀,却似清月下凡尘。天上月亮,似乎被他摘了下来,运于刀尖。那泠月刀刀身如银,刀光一片雪亮。与炙红色曜日刀一道,如同一日、一月。庄主戎桓打造这两把刀时,不知是何等机缘,竟能将这炙红如曜日和清泠如冷月的双刀,同时打出。

有几人想起风雪村围困之时,日月双刀齐出、日月当空的奇象,当时多少人犹如在梦中。

只是他这般清冷少年模样,对比钱老大,却显得势低一头。那钱老大成名已久,江东一带素有威名。他手上虎头双钩,似剑而曲,前钩后钻,护手处似戟,四面皆刃,狠辣异常。寻常江湖行走之人,能不与他出招便不与他出招。>br>

他好穿砖灰色衣裳,乍一看颇为低调,暗里却用灰金色细线绣出一幅猛虎扑食之像。那虎爪虎头,栩栩如生,凶猛异常。此时站在许之升面前,便如一只身经百战的猛虎,獠牙森森,爪刺之利,犹嫌不足,竟又多一双凶异武器。他平素看来颇为低调,一旦手持双钩,金绣乍现,光凭气势,便足以吓倒许多对手。

那郝世赭在台下看到这般景象,一时得意非凡,只觉胜负已定。而兴四娘也冷笑望着,

志在必得。

许之升却不受一丝影响。

他的“泠月六式”,虽见过的人不多,到底有人能识得。“泠月六式”,名出《念奴娇过洞庭》。

首招“一点风色”,刀风泠泠,如夜风拂过,虽轻却凉。这一招极易让人掉以轻心,却不知最合举重若轻之理,其中蕴含重重内力,看起来却毫无力气。

“一叶扁舟”,亦通其理。一叶扁舟江湖上,山高峭壁势崔嵬。刀如一叶扁舟,泛摇飘忽,随江波左右。然,扁舟逐浪之险,非亲历无以明。是一叶扁舟随浪,还是浪起扁舟,

非对战者,又何以探清明了?

钱老大凶狠暴戾,应对这两招却几番凶险。他凶冷一笑,行招“步武”。所谓步武,效法之意,对方一招一式,步步学来。他这番本事,不是极为亲近之人,根本不明白。江湖中只以为他是精通百技,通晓各家武学。

而他所用虎头双钩,更是如虎添翼。虎头双钩护手处以攻为守、攻守兼备,又名护手钩。其他兵器,往往手握处并不伤人,而对手若乘隙攻之,极易受伤。若要回护,往往是缩手回防,或侧身避开。而护手钩手握处尚有三尖一刃,形似月牙,叫人攻无可攻,反而往往可以出其不意、伤人不备。而握手处下侧犹有戟尖,可以钻刺。

这种兵器,比之重锤重枪一类或许不足,对付刀剑,却是绰绰有余。它似剑而曲,跟剑一样两面纯锋,却又在尽头处弯曲成钩,一旦刺中,血流汩汩,伤口奇渠,极难自愈。其长短与刀剑相近,比之刀剑,却只凶不弱。

他行招步武之时,对手以为他通晓自家绝学,已然怯步。只以为自家武学的种种精妙之处,在对方眼中已是毫发毕现,无论如何出招,都在对方意料之中。而双钩之威力,又更胜自家武器,构造精巧之外,更多一手刃。这些招式,若自家行来威力有五分,对方行来便有十分,气势更凶狠十二分。便如人在老虎面前拿棍子挥舞,老虎却用爪牙凶刃学招,形似而狠辣更甚。

而只要对手一旦慌神,则步步落入他掌控,何时停手,只看他钱老大心情如何。《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这是一句祝寿辞,相当于寿比南山,一般比喻像月亮一样久远不落,像太阳一样日日升起。——————出自百科词条“如月之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