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大智若愚什么鬼 > 第20章(第1页)

第20章(第1页)

赵若瑜喜欢鲜艳色彩,所以她走艳丽路线,任何艳色衣服和首饰都往身上穿戴,爱打扮得艳美无双,享受成为众人的目光焦点,加上她不时就做出令人「惊艳」之举,在京里的贵女圈里结交到不少同好,一群人我行我素的高谈诗文,争妍献媚。

赵若瑾是十数年如一日的素净,讨厌繁复的她只喜欢单纯的事物,她很少穿红着绿,喜木簪更胜于金钗,玉簪子也能接受,银饰则带有西南那边的风情。

她偏好少数民族的饰物,云南一带的苗族善于铸造各种银器,精美细致,手艺精巧,这些年她收藏了不少,有好几匣子的银饰,可是很少看她戴过,纯为欣赏。

不过再多的银簪金钗等俗物,也不及她此时插在乌黑青丝间的朴拙木簪,簪子上并无复杂的花纹,只浅刻了两朵海棠花,可它的价值却是千金难买,因为那是万年香木所打磨,不管何时何地散发出叫人心神安宁的淡淡木香,不浓郁,浅香暗送,时不时在鼻间萦绕。

那是某个财大气粗的藩王送她的十岁生辰礼。

「呿!你这丫头越大越调皮了,满口胡说八道,不说点好的,什么杀伐果决,你要你大哥带一股杀气下场吗?」真是不象话,都几岁的人了还这么孩子气,叫人愁白了发。

赵若瑾俏皮的一吐舌,朝兄长眨眼,她当真越活越回去了,小时候内里装的是成年人,现在倒像真成了十四岁的小姑娘,有着这年纪的活泼朝气。「娘,我是祝大哥一举夺魁。」

马上挥枪,大杀四方。

「有你这种祝贺法吗?倒像欠了你似,嘴上没把门的给我招祸。」她是希望长子走文官这条路,日后外放几年再回京,入内阁为官,一步一步往上升,封妻荫子,官路顺畅。

武将不是不好,但太危险了,一旦边关有事就得身先士卒,军旅生活最是受苦,没得好吃,没得好睡,还得忍受风吹日晒。

徐氏是心疼儿子,年过三十的她眼角已有细微纹路,儿女是父母的债,永远也担心不完,大的刚操心完又来了个小的,一下子烦恼他们的将来无着落,一下子忧心几个孩子的终身大事,再来是二老的身体,人上了年纪毛病多……

「大妹妹,大哥承你的好意了,不会让府里丢脸。」赵永湛说得一板一眼,神情刚正,看向妹妹的眼神却是柔和的。

「欸!别被你妹妹影响,她这些年越发长进了,不着调的事闹得可不少,我这正头疼呢!你们两兄妹可不许串成一气。」一个熊孩子就够她耗神了,再来一个还要不要了她的命。

在众人眼中看来傻气的侯府大小姐在接掌了两间铺子后,她常托腮发呆的现象较为少见了,有一阵子常往庄子上跑,晒得又黑又瘦,活像山里跑下来的野人,府内的人都快认不出她来。

可过了那段时期,她又发愤图强的吃羊乳,泡牛奶浴,让炭木似的饥肤白回来,又勤读农书,把四季雨水和耕作了解得透彻,还突发奇想的自制堆肥,想改善庄子上的土壤。

好在她也怕臭,没在院落里制肥,她先在庄子里划出一块空地试做,把绞碎的干稻、一些茶叶子,鸡骨头、鸭架子、臭酸了的泔水,田里收割后黍麦秆等杂物混在一起,每天浇水,每到三、五天翻搅一次。

半年后,第一次洒在田里,那一年的白菜长得特别好,个头长得比别家的大不说,还翠绿脆甜,不少大户人家抢着买,让她狠狠的赚了一笔,地也养肥了,十分肥沃。

隔年她比照办理,特地买了一块地专做堆肥,二百五十亩地更精良了,作物一种下去就比别家的长得快又好,还少得虫害,产量提高了一倍有余。

赵若瑾一直尝试让稻作一年两熟,不会种田的她用了育苗法,头一年失败,挑选好的谷子不发芽,烂了。

第二年又试,这次是出芽了,但暖房柴火烧得太旺,把秧苗烤死了,眼看着就能播种了却徒劳无功。

第三年再试,第二熟的稻子来不及收,被早冬的第一场雪打死,她试到第四年才稍稍有点起色。

此后是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顺利,她精心培育出的稻种能有一年两获的成绩,每年收的稻米是别人的好几倍,所以她的米铺子也越开越多间,说起「谨记米行」,京城人无一不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