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谨以此片献给是什么意思 > 第 6 章(第1页)

第 6 章(第1页)

照片里的程式言五官立体,面部线条凌厉,偏生一双微垂的桃花眼似饱含深情,他拿着话筒对着台下的记者,不知听见什么好玩的,勾唇扬起一抹浅笑,眉眼间尽是风流自在。

照片应该是早些年拍的,像素比不上现在的高清图片。

再往下看,是个人基本信息和经历,以及一长串的作品名称和获奖记录,颜千绘很快得出结论:这是位高产且优秀的导演,加上那张颜值极高的脸一起评价的话,是个才貌双全的导演。

又看了一个网页消息,是最新的电影宣传报道,宣传口径的方向倾向往大格局上升,什么爱与和平、立意深刻、含蓄隽永的。

但颜千绘从影片的叙述中感知到最纯粹的爱意,那是含蓄的、隐藏在海底的冰川。

世人皆可见那海面上露出的山巅一角,可暗藏在深海的坚冰兀自巍然屹立,但只用带上一副最简单的潜水镜游入汪洋,就能看清冰壁上的痕迹。

每个时代的个体都拥有被记录和演绎的资格,无奈唏嘘的是,这些往往要置于宏大背景下,也时常导致微观的声音被吞噬。

作品一经发表、公之于众之后,创作者就与它产生了天然的隔离,被观众看到后就失去了“仅我可见”的权利,而多了层公共属性,评价和解读就成了看客的权利。

而公众的评价或多或少会有超出或偏离创作者预期的部分。

颜千绘想起那个传播广泛的趣闻,作家做一篇以自己作品命题的阅读理解,其中好多问题本人也回答不出来。

她观赏一部作品,习惯性凭自己的直觉,去感性地揣测创作者的意图,终归只是杂糅了个人观点和思考方式在其中。

看完电影,心头沉积着一股难以名状的心情,情绪里有压抑沉闷。

自己的曲子常遭到别人追问创作背景和目的,如今身份倒置,自己作为一个电影观众也迫切想知道幕后的故事、创作者是怎样的想法,甚至产生想和导演对话交流的念头。

再继续刷下去都是大同小异的内容,网页上的信息繁多但却杂乱无序。

去搜他的微博,她看到粉丝数量和评论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没想到真如安恬所说,一位幕后的导演的热度竟然完全不输荧幕前活跃的艺人们。

他主页最新的一条微博是《最后的镜头》的那张宣传画,她随手点了个赞,顺便关注了他的微博。

手机塞回枕头底下,在耳边浅浅的呼吸声中,她慢慢合上了眼。

冬日清晨,天边曦光微露。

颜千绘蹑手蹑脚下床,尽量不吵醒还在沉睡的段安恬,她的作息很规律,虽然久违地熬夜晚睡,但还是在六点半醒过来了。

洗手间的镜子上贴着一张便签:

“小区对面就是西江公园,

你去那里练琴绝对不会有人投诉你的!

车钥匙和门禁卡在玄关

你自己随意啦。”

还在上学时,高二年级教室在高一年级楼上,两人就上下楼跑,去对方班里互送零食,碰上对方不在教室,就写张小纸条,托人放在桌上。

段安恬有做手账,一直就把她的小纸条粘在手账本上,而颜千绘则买了个精美的盒子存放和她相关的物件。

早起练琴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在没什么意外并且条件允许的话,颜千绘都会在早上去练琴。

在G市一中读书时,她住在学校附近的小区,公寓式住宅隔音效果不好,周围住的又都是读书的学生,琴声无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住户,所以她醒来后会去附近的公园练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