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清穿完本 > 第 3 章(第1页)

第 3 章(第1页)

德妃那绝对是愿意带着女儿多去慈宁宫请安的,只是这些年太皇太后身体不怎么好,后妃们也都不好去打扰太皇太后,只不过是初一十五时才去慈宁宫请个安。

如今得了苏麻喇姑的话,将来她再带着小七去慈宁宫便也有了理由。

倒不是德妃想着要去巴结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而是德妃真真为了女儿考虑。

原本,七格格还在德妃肚子里的时候,德妃就隐约有个想法。

若是她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是个格格,那就将格格送到皇太后膝下养着。

无论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反正如今皇帝表现出来的,那就是很孝顺太后这个嫡母,所以前些年宜妃生下五阿哥以后,皇帝就将五阿哥抱到了皇太后膝下养着。

也好叫皇太后膝下有个小孙子,也能体验下天伦之乐。

若是德妃生下一个小格格,送到皇太后膝下,倒是也能正好凑成一个好字,确实也说得过去。

德妃会有这种想法,那是完全为了自己的女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

本朝的旧例,为了拉拢和巩固满蒙关系,大部分公主们都是要嫁到蒙古去和亲的。

虽说,作为公主嫁得必然也是蒙古那边的贵族,公主们嫁过去了也照旧是过着有人伺候的金尊玉贵的日子。

但京城的日子跟蒙古这是具有可比性的吗?

不说京城在繁华上就要比蒙古高出一大截,要是公主不受宠一点,嫁到鸟不拉屎的外蒙去,那可真真是有钱也没法享受。

只说,公主们若是嫁在京城,那隔三差五还能进宫见一见亲娘。

若是遇上驸马不好的,那至少还能进宫跟亲阿玛告个状,由皇帝收拾驸马呢。

若是在蒙古,饶是公主的亲爹是皇帝,可到底也是天高皇帝远呢。

更何况,还有最重要的一条,京城的医疗条件那跟蒙古是一个天一个地呢。蒙古那儿,现在还流行巫医呢,也就是生病了不把脉,不吃药,靠求神。

常人一年到头还得生个病呢,更何况在宫中养着,原本就娇弱的公主,到了蒙古那种苦寒的地方,能不生病?

而若是公主养在太后膝下,太后原本就是蒙古出身,那大概率公主便不用再嫁到蒙古去了,而是会给公主在京城挑一个驸马。

当然,哪怕是养在皇太后膝下的公主还是得嫁到蒙古去,那养在太后膝下也是好处多多。

一则太后向来是满文和汉文不怎么好,所以太后宫里伺候的人多讲的是蒙文,这至少就保证了公主从小的语言环境,也省得公主将来嫁到蒙古,连话都听不懂。

二则,太后和太皇太后都出身于蒙古那边最富庶的科尔沁部落,而且科尔沁部落离京城也相对近一点。

若是公主一定得被指婚到蒙古,那到时候看在公主自幼长在皇太后膝下的情分,也能让公主被指婚到科尔沁去,好歹比嫁到外蒙要好上很多。

三则么,皇帝待太后至孝,平日里更是时常到太皇太后和太后跟前请安尽孝,那公主自然也多些机会见到皇帝。皇上子女众多,公主在皇帝跟前多点存在感,这才能多点宠爱。

德妃原本是替女儿想好了所有的,只可惜七格格生下来就是个体弱的。

女儿哭一声都得喘上几口,德妃哪里舍得再将女儿送到太后跟前去。

当然了,也不太可能送到太后跟前去养。毕竟,七格格当时的模样看着就是朝不保夕的,太后哪里敢养,但凡七格格有个好歹,太后那不就是背上一口大锅么?

如今德妃能时常带着七格格去慈宁宫请安,倒是两全其美了。

苏麻喇姑原本就只是来看一看必有后福的七格格的,只是出于某些不可说的原因,这才多跟德妃多说了几句,可到底慈宁宫那儿也离不得她。

所以,她跟德妃说了几句以后就说道,“差点忘了,太皇太后还让奴婢带了些赏赐给七格格呢。”

说着,苏麻喇姑就示意宫女们将东西拿上来。

虽说七格格年幼,可到底是太皇太后的亲重孙女,又原本就是赏赐,太皇太后自然也就没有吝啬,打头的一个匣子,就是一个红宝石的头面。

乌云珠看到这个就眼睛都要直了,不说其他,就说那上头最中间那大块的红宝石,这要是搁现代,怕是就能值个北京城的四合院吧。

不过乌云珠想了想,现在紫禁城都是自己家了,这种宝石头面倒也不算多珍贵了。

可德妃倒是知道些,这头面仿佛是当初太皇太后年轻时的旧物,当即德妃便说道,“这头面…是不是太贵重了些。”

原本苏麻喇姑也觉得这头面给了七格格有些太过了,毕竟七格格离能带头面的年纪都还有好些年,等将来再送也使得。

而且,这头-->>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