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扶桑结局 > 回忆(第1页)

回忆(第1页)

苏合的到来让谢扶桑一路上有趣不少。

而在谢扶桑心中,她对误会江宴而引发的尴尬也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因为她发现了一件令她十分高兴的事情。

她之前便瞧着江宴便觉得十分眼熟,却一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

可就在前几日大家赶路休息途中,江宴在河边接水时,谢扶桑瞧见了他后颈深处的红色胎记,虽只瞧见了胎记的上部一角,但那胎记不论是颜色还是形状都太过特殊了。

凌霄此时走了过来,在河边与江宴耳语几句,片刻后便离开了。

谢扶桑瞧着眼前两人熟悉的脸,突然想起了四年前的盛夏。

那天,她和师傅在昆仑山下的医药小筑中摆弄刚炮制好的药草,听到有人敲门。

她打开竹门,便瞧见一人正背着另一个因高烧昏迷的少年,前来求药,那便是四年前的凌霄和江宴。

那时正值西北盛夏季节,天气炎热,江宴当时深中刀伤,又未能得到及时医治,导致伤口溃烂高烧不退。

凌霄带着江宴看了很多大夫,都说炎症太过严重,无能为力。

后来凌霄不知从哪里得知,昆仑山下的医药小筑有一种专克炎症的妙药,便前来求药。

凌霄口中的妙药便是谢扶桑凭借现代知识提取出的抗生素。

只是虽然西北边境有很多自中原来的能工巧匠,可以制作她需要的一些仪器,但是毕竟条件有限,她缺乏许多精密的仪器,提取抗生素时需要用到的无菌高温高压等环境条件也不能完全满足。

所以她在提取的抗生素时采用的是最原始固体培养法,不仅纯度低,效果也没有现代的好,进而也没有流通在市面上,只有很少的人知道。

但好在古代人还未用过抗生素,体内还没有产生强的耐药性,谢扶桑提取的抗生素便有了用武之地。

高烧重病的少年意志力很强,在谢扶桑尽心的医治下,他终于被救了回来。

在他康复的那段时日,谢扶桑曾问过他的名字。

少年当时对她说:“江河,大江大河的江河”。

她当时还在想,怎的这少年一副富家公子的风流模样,名字却是这般土。

想来他当时便是骗她的。

后来江宴临走前同她讲:“我和属下这一去定是九死一生,为了简便行装,加快行军速度,我们只能带三天的口粮。”

“若是幸运,这一路上会碰到乌雎旧部,我们会一路斩杀夺取他们的物资,率军直捣乌雎旧部的老巢,不灭乌雎定不还,若我命大能够凯旋的话,定会率军路过此处,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

谢扶桑闻言,将自己和师傅做的压缩干粮全部送给了他。

谢扶桑和师傅有时需要在山上找罕见的草药,有时常常会在山上呆许多天。

她们两个女子又要拿药篓和采药的铁器,又要拿几日的干粮,实在太过沉重,谢扶桑便借着现代压缩饼干的灵感,和师傅一同研发了体积小,便于携带,热量又高的压缩干粮。

没想到当年为图方便和师傅弄得压缩干粮的法子,如今阴差阳错倒还帮了大凉的将军。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要率领三百铁骑深入大漠直捣乌雎旧部,谢扶桑是有些不信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