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作者叫百无禁忌的 > 第51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首发(第1页)

第51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首发(第1页)

起初,温如瑾并不想要登基当皇帝,他还想着要拖一拖。

然而拖字诀没能生效,在长孙元正智慧的眼神下直接消弭了。

威武高大的美髯公抚着自己梳理得整整齐齐的胡子,促狭地看着眼前请他登基为开国皇帝的青年:“虎子啊,你老实告诉为父,你是真心想把这开国的盛名都给你父亲我呢,还是你只是自己懒,想让为父多给你顶几年?”

“!”

温如瑾:居然被你看穿了!是我脸上表现得太明显了吗?是我看着不像一个大孝子吗?

确实,温如瑾根本不在乎什么开国皇帝千古一帝如此如此的虚名,他只想叫长孙元正再给他顶住几年,比起立刻登基当皇帝,当然还是让你已经“成了钢”的父亲多多劳心劳力,处理好更多的事情更划算。

“你有孝心了,为父知道你是这天底下第一大孝子。”

这话听着像是讽刺,但是又不太好反驳。

长孙元正暗暗地怼了温如瑾一下,就哈哈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只是为父年事已高,有心无力,这皇位,还是叫吾儿第一个坐上去!”

温如瑾不吃他这一套:“年事已高?父亲,您上上个月还和我一同激|情剿匪。”

长孙元正一点也没被拆穿的尴尬,含笑道:“虎子啊,为父和你说句实话,为父这一生最正确的抉择,便是收了你为义子,我本无逐鹿之心,只想保全妻女属下,如今……为父心已满足。”

他很满足了,本就无问鼎中原的野心,苦思冥想的都是自己的身后事,如今这般情况,早就是意外的惊喜,长孙元正甚至觉得自己满足到即刻就死去,也不会有任何遗憾。

“为父年少时,与你母亲春游,曾言要带她看遍万里山河。”长孙元正笑着摸了摸温如瑾的后脑勺,“后来九王之乱,大冀颠覆,约定就此破灭,如今天下初定,为父留下来再帮你几年,过后还是趁着身子骨还能动弹,带你母亲四处走走吧。”

石氏不知何时,从大殿的里门进来了,她广袖云袍,款款而来:“如此甚好,也叫我们好好替虎儿看看他的锦绣山川。”

话已至此,温如瑾又能如何?大孝子当然要听父母的话呀!

于是,他只好“勉为其难”地龙袍加身,登向那个古往今来令无数人梦寐渴求的——龙椅。

温如瑾登基后,所有人都等着他的第一举动。

此时虽他已在长安登基为皇,但是仍有数位大将无法赶回长安,反是在边疆警惕外敌,其中就包括虎视眈眈望着柳东半岛的任云琼。

此时季明诚与风和颂等人,最怕的就是温如瑾直接召回大将,并派自己的心腹去接替,玩那一招“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套路。

不过,他们想多了,害怕昔日追随者功高盖主的皇帝,无非就是心底里多多少少没底气罢了,自己知道自己有几分本事,更知道那些追随者又有多少分本事,两者相较之,己方气焰反而更弱,一将反,还需其他大将拥护才能平反,故而心中忧虑。

又兼之担心自己死后,接任的后代震慑不住这些昔日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大将谋臣,故而才会害怕功高盖主,选择痛下杀手。

但是这一套在温如瑾这里玩不转:

首先,温如瑾的底气太足太足太足了,他根本无需害怕任何人反他,有人反他他自己就能压下去,而不需要求助其他大将又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其次,这批人马拢共可以分为两拨,一拨是长孙元正固有的势力,长孙元正本人已经下定决定要帮温如瑾巩固好一切才会退去游乐天下;第二拨就是温如瑾自己中途不断收复在手中的势力,要是自己收回来的自己都控制不住,那温如瑾可以直接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最后,也是最最最重要的一点,青年天子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就不信了,这群老家伙还有人能活得过他!?

于是,没有什么急招回长安,也没有派人监视这些已经心生警惕的大将,反而是派人新盖了两座举世瞩目的楼阁——金甲阁与羽扇阁。

温如瑾使人请了当世最著名的画师,将自己麾下助力他一统天下、建立大旭政权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员大将的容貌给画了出来,并请书法大家在画像的留白处,以最精炼的语言,阐述他们的赫赫战功。

这二十八人包括:任云琼,李峰隆,薛青掣,郭星津,刘博奇等等。

为令历史与百姓铭记他们的姓名,熟知他们的功勋,这些画像都挂在了金甲阁。此二十八人可谓是当世天下最能打的将领,时称为“金甲廿八宿”,也就是后人史书记录的,令无数军事迷狂热的——“金甲二十八将”。

为纪念为他殚精竭虑的文臣谋士,温如瑾另外命画师在羽扇阁内描绘了十二位位功臣的画像。

这十二文臣谋士包括:云珠子,风和颂,季明诚,张怀奇等等。

此十二人就是当世最杰出的文臣谋士,史称“羽扇阁十二功臣”。

无论是“金甲二十八将”还是“羽扇阁十二功臣”,温如瑾都令史官详尽地记录他们的生平,为他们单独立传,以免后世遗忘了他们今日的光芒万丈。

此一举,天下震惊无比的同时,又感动至极,据说缩小版的画像送到各个大将手中的时候,这些个年过半百,甚至可能熬不过几年的将领们,各个当场痛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