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明月逑免费阅读 > 第92章(第1页)

第92章(第1页)

船舫扬帆,航行间,粼粼波光折入船舱。

银鞍听着耳穗相击的簌簌声响,当时无话,余光瞥见角落里的花梨木盒——忆起郎君在广陵湾以命相护;又忆起他为自己挡了灾祸,卧在榻上连夜挑灯制出女郎的岁礼。

脑海中思绪纷纷杂杂,恰时船只晃了晃,他扶住条案,脱口而出:“娘子不看看圣人送来的是何物?”

宋迢迢放下耳穗,抬头望着他,似笑非笑:“你可怜他?”

银鞍沉吟少许,定定摇头。

宋迢迢就笑:“这是他执意要选的路,与我何干?”

她执起信纸递与他,“不论别的,速回潭城罢。不说兄姊,妙年已是写信催了八百道了。”

--------------------

淡巴菰就是烟草,蒙脱花是我编的,设定是两个交杂在一起才有药力。

冠布缨,未嫁姐妹间服丧的一种礼仪,属齐衰不杖。

化用唐朝诗人的诗句。

韫之按设定其实是女二来着,因为我事,代帝理政,实干明理,是大舜赌咒

=====================

妙年算是宋迢迢一力保下的小娘子。

妙年先天不足,周岁前频频染病,好几次踏入鬼门关,都是宋迢迢守在榻前,白日寻来医者共商药方,夜里竞夜不眠,替她擦身换帕。

宋迢迢这些年医理进益,一半归功妙年。

窗间过马,妙年出得襁褓,开始修文演武,步伐一日稳健过一日,是个十分早慧的小娘子,小小年纪已辨忠奸善恶。

她生长在烟雨与青山覆盖的潭城,文有宋迢迢、杜阙倾囊相授,武有杜菱歌、穆如令悉心指点,衣食住行常由乳母担待,杜氏同样关怀她,虽无血亲,胜似骨肉相连。

说来倒奇,分明每个人待她不相上下的好,她却格外亲近宋迢迢。纵使宋迢迢一年到头分身乏术,不比旁人伴她的时日长久。

这位稚气的君王依旧不改其志。

民间称呼宋迢迢为月师由来于此,月是明月弓的月,师是帝师的师。大舜把尊师重道视作恒典,帝师的地位可见一斑。

穆如令为此吃味,宋迢迢只说:“想是我先头多操劳了些,陛下体恤我罢了。”

妙年的确体恤她,四月荔枝初初结果,岭南朝集使特来进贡,除却君主,唯有几个得力的心膂有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