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明月逑笔趣阁 > 第37章(第1页)

第37章(第1页)

宋迢迢扫她两眼,居然破天荒的回话了:“我要他亲手做的。”

黎弦险要热泪盈眶,顾不得什么门庭冷落与否,忙不迭向萧偃去信,沉吟几许,终是在末尾添上宋府的近况。

正统二年末,山南西道、黔中道陆陆续续投诚显章一党,萧偃安定两道治所,派遣沈间辛坐镇,另领五万人马攻打凉州卫,安西军强悍,萧偃座下的燕府军也不遑多让。

两厢胶着,战势如火如荼之际,萧偃得到一封扬州城的密信,是夜率数千精锐潜行,向敌军中帐奔袭,一举擒获安西军主帅,引得敌军弃甲投戈,纷纷归降。

萧偃打过胜仗,回到中帐专心阅信,薄薄一页纸,他翻来覆去地品味,一面因宋迢迢少有的主动畅怿,一面对宋府陡生的变故提起戒心。

在得知杜氏同韩嬷嬷一并下乡探亲的事宜后,他当即拨出数百名亲卫,发往扬州城,命宋府上下戒严。

杏月十五,宋迢迢及笄之日。

萧偃如约寄来一副他亲手制的璎珞项圈,主体是银器锻造,遍布联珠纹,中心饰以莲瓣状玉锁,明理湛光,数不清的东珠、宝石作配。

黎弦原想,这般珠光宝气,恐怕不搭宋娘子脱俗的气质。

不想宋迢迢穿一身雪青的坦领襦裙,周身素净,佩戴繁复夺目的璎珞,竟与她芙蕖般的面庞相得益彰。

宋迢迢未曾评断这项圈好与不好,只是寻来一位丹青手替她作画,随后将画卷晾晒,略提笔句话,送去凉州。

黎弦想,不消亲眼去看,也能预见殿下展信时的满面春风。

果不其然,很快有源源不断的珠宝运入息春院,宋迢迢回信愈加频繁,二人书不尽言,宛若一双沉湎于情思的少年人。

直到三月下旬,河西急报,萧偃夜闯沙洲,失陷大泽,至今下落不明,已有半月余。

形势不容乐观,扬州境内的暗卫受召赴沙洲,黎弦处理完事由,折返宋府,推门后,唯见得一轮孤月,人去楼空。

青玉案上,璎珞项圈被丢弃在案沿,珠玉迎风相击,清脆悦耳。

--------------------

(1)化用泰戈尔的《飞鸟集》

女鹅:你敢相信我?尊嘟假嘟o_o

出逃

=====================

宋迢迢受萧偃所困的数月中,只做了两桩事。

一是陆续遣散府中奴仆,协同杜氏转手宋家的产业,几乎变卖掉半数家产,换为飞钱、绢帛,以备日后。

余下的廛肆,根深蒂固,无法挪移,便托付给迁居到江宁的姑母一家打理。

二是装病,实则也不算矫装,宋迢迢为教萧偃对自己的病症深信不疑,实是对自己下了狠手。

数九寒冬,每逢入夜,她便命碧沼将碳薪熄灭,暗暗支开榻边的一面窗牖,生生挨冻到天明,如此三四日,很快染患风寒。

她年纪尚轻,身子底稳固,并非一贯娇弱的秉性,按说小小一场风寒,有妙手回春的医师诊治,痊愈不过几付药的功夫。

可叹她常日被羁系,一怀愁绪,无处纾解,多少疏肝解郁的方子灌下去,皆不顶用。

缠绵病榻一旬,拖得人食不遑味,萎靡不振,竟是愈病愈重,后来把脉的是留都太医署的圣手,咂摸半晌,只能将症结归为心病。

毕竟这小娘子的脉,沉弦无力,可见是愁山闷海实难排解。

冤有头债有主,宋迢迢也不藏着掖着,即刻借机向萧偃这位始作俑者发难,依照此前多番试探,她发觉他倒是很乐于应付这些使性惯气的把戏。

譬如之前,她要他平乱剑南时特去开采昆仑玉,巡抚巴州时快马驿寄来一批甜瓜,还有吐蕃的美玉,陇右的骏马,他都不辞辛劳的一一照办了。

这样的恩惠,原本搔不到宋迢迢的痒处,然为了让萧偃顺应她的计策,她也愿三不五时与他去信,表露些小女儿情态。

最后一次,宋迢迢要他去的是沙州,那里有一片名叫大泽的绿洲,据闻洲上奇珍异宝遍生,堪称河西的蓬莱神山。

然大漠地形诡谲,大泽洲又时常与海市蜃楼伴行,曾经失陷于其间的人不知凡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