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说

第7小说>消灭金手指(快穿)完结 > 141 第 141 章 选择权是在时韵这边(第2页)

141 第 141 章 选择权是在时韵这边(第2页)

石宝柱和刘菊花并不知道他们今天到,他们只说要回来,并没有说什么时候到。没有提前打招呼的结果就是他们走到了家门口,进不去了,刘菊花是在豆酱厂上工,石宝柱是下地去了,老二老三又都分出去了,家里是一个人都没有。

时韵让石明先带了刘倩倩他们在这儿等着,她自己去豆酱厂找刘菊花。豆酱厂是在她去参军的前一年成立的,她肯定是知道地点的。

大概是生意做大了,又有赵燕在旁边提点,所以现在豆酱厂是很讲究卫生的,时韵都进不去,只能在外面喊一声。刘菊花很快出来,一看见闺女就一脸惊喜:“回来了?放假了吗?怎么不提前和我们说一声?咱们大队有电话,你打个电话回来,我让你爸去接你啊。”

“没事儿,我们在县城找了个牛车送我们回来的。”时韵说道,她和石明能走着回来,但是刘家老两口,那是养尊处优惯了的,基本上没干过重活儿,肯定走不了,为避免累着这两个,所以石明是特意找了牛车的。

虽然国家不允许私人做生意,但是遇上事情要灵活应对。人家牛车明明是帮助走不动的老乡,然后赶车肚子饿了,石明是好心给人家拿肉罐头吃,这明明叫互相帮忙,怎么能叫私人交易呢?

刘菊花又和时韵说道:“我先给你们开门,让你大哥去叫你爸爸回来,再叫你二嫂和三嫂来帮忙,先将屋子给收拾出来,赶路这么长时间肯定累,得先休息休息。”

时韵觉得这安排挺好的,就点头表示赞同。

二嫂和三嫂都是在豆酱厂上工,因为豆酱厂生意好,需要的人多,所以又招收了不少女工——男人力气大,还是得去地里干活儿。像是石老二石老三,也都是在地里干活儿的。

隔着墙头喊一声,立马有两个年轻女子出来了。时韵只认识二嫂,她去部队之前,二嫂已经是和老二定下来了,就差结婚了。这个三嫂倒是新鲜出炉的,她只听说过,没见过。

但都是嫂子,所以时韵还是一视同仁的,笑眯眯的给打招呼,然后从口袋里拽出来两条丝巾:“特意给你们买的,咱妈也有,不过咱妈的我放在家里了,你们的是在口袋里装着的,先送给你们。”

小姑子在自家男人嘴里,那就是天下第一聪明人,家里男人是提起来只夸赞的。家里能有现在这样的日子,小姑子是付出良多,小姑子自己都给家里拿出来了两三千的家用呢。

自古以来,家家户户都是如此,谁赚钱多,谁养家的功劳更大,谁就能得到家里成员的尊重和喜欢。

小姑子又大方又和气,一见面就给礼物,那两个嫂子岂能不喜欢?赶紧伸手接过来,笑眯眯的道谢:“多谢小妹了,小妹赶路辛苦了,等会儿我给你做个拿手菜你尝尝。”

三嫂也不甘示弱:“家里的被褥都没来得及晒,我先去将我的给你拿过来用。放心,干干净净的,我自己的嫁妆,还没用过呢,小妹可别嫌弃。”

时韵自然不会嫌弃,笑眯眯的说着闲话,打听着村子里的变化,一路跟着刘菊花回家。

到了家里,刘菊花和两个嫂子就忙活来了,刘菊花是倒水先请刘家人落座,两个嫂子则是赶紧去打扫屋子。至少要清理出来三间屋子,一个是刘家父母住的,一个是时韵和刘倩倩住的——毕竟婚礼没办,在村人眼里,这就是没结婚,没结婚住一起,那可真是……坏了名声的。

还有一个是刘倩倩大姐夫妻俩带孩子住的。

至于石明,随便找个屋子就能睡,父母住的堂屋,桌子拼在一起就能凑合一晚上。

幸好是老二老三都分出去了,两边的厢房都空出来了,要不然这么多的人,还真是没办法安排。那到时候就只能是女眷一个屋子,男人一个屋子了。

屋子打扫好,大家伙儿先去休息,刘菊花则是又和两个儿媳忙起来做晚饭了,这都下午三点多了,午饭肯定是不行了。所以,只能是将晚饭给提前。

“去买点儿肉,能买多少买多少,回头你找大队长商量一下,咱们家办喜事儿,能不能先赊欠队里一头猪。”刘菊花先将两个儿媳打发去做事儿,该去弄菜去弄菜,该去和面去和面。

她则是和石宝柱商量:“还有豆腐,让大刘叔给咱们家做两板豆腐,咱们家这些鸡,全杀了吧。”

按照人头,他们这边是养了四只——时韵和石明的户口都还在大队了,并没有迁走,所以也是算人头的。

“老二老三家的拿过来用一用,回头给他们钱补上。”刘菊花想尽办法将这喜宴给办好点儿:“还有海带鱼,咱们弄点儿花生油炸一炸。”

花生油也是自家积攒的,不够的可以找村里走动好的人家借一点儿。大家都是这样,办喜事用的多,先找邻居啊朋友啊借一借,回头等人家办事儿的时候,自家积攒下来的也就能还过去了。

村子里谁家不办事儿?儿子长大了要结婚,闺女长大了要嫁人,老人到了年岁要……红白事儿多着呢,没人敢说自家不办事儿。

石宝柱只管点头,三个月之前石明打过招呼说是要结婚,所以这好日子都是相看过了。就在后天呢,这些东西呢,也是提前打过招呼的,现在刘菊花唠叨一遍就是为了顺一下,看有没有哪儿遗忘了。

石宝柱只要带着两个儿子去将东西弄回来,这事儿就成了。

另外,还得打招呼让本家的人来帮忙,喜宴嘛,做菜多,只刘菊花和两个儿媳的话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暂定是八桌,咱们村七桌,倩倩家里边一桌。太远了,人家来的人少,到时候再给二十块钱红封吧?”一桌的饭菜加起来也就是十块钱,所以再给人家补偿两桌子的钱,也算是不亏待了刘家的亲戚。

石宝柱只管点头应是,这种琐碎花钱的小事儿,他是不操心的。真的,满村子打听打听,谁家的男人整天惦记这点儿人情走动给礼钱的小事儿的?都是各家的婆娘管着。

等晚上吃饭的时候,刘菊花又将自己的安排和刘倩倩的妈妈对一遍:“从我们大队部接亲,头一晚上,倩倩和阿云去住在大队部,然后早上你们也过去守着,等到了时间,石明就骑着自行车去大队部那边接,接到之后,要在村子里转一圈……”

刘倩倩的妈妈问道:“大队部在哪儿?”

“就是你们进来的时候,路过的那个最大的院子。”大队部也是今年刚修建的,新房子,特别大,院子也大,就是为了储存粮食之类的。总共十来个屋子呢,崭新的青砖瓦房。

刘倩倩的妈妈想了一下,这才满意的点头,从这样的新房子里面出嫁,也算是有脸面的事儿了。

这农村,和她之前想的不太一样。她之前也是去过农村的,都是那种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到处都是鸡粪,有时候走路不小心,一脚下去,可那真是能恶心的两三天吃不下饭。

但是这个农村就很干净,到处都是青砖瓦房,路上也平平整整,不知道哪儿弄的煤渣铺路,看起来也干净,最重要的是,没有到处乱跑的鸡鸭,路上也就没有恶心人的粪便了。

大约是和她心里的印象不一样,虽然她还是不太高兴闺女找了个农村人,但心情还算是可以的——结婚报告都批了,这时候就是再反悔也不行了,那既然都是要结婚的,为什么不高高兴兴的呢?再说了,这个农村也没有那么差不是吗?

抱着这种心态,只要不是特别难以忍受的,刘倩倩的妈妈就都点头答应了。

很快就商量好了,于是第二天,时韵家里就开始热热闹闹的办喜事儿了——农村办喜事儿都是从头一天开始预热。什么叫预热呢?就是大喇叭先开始放凤求凰的乐曲,到别的村请了唢呐人专门吹奏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